第六百三十七章:劝说广平王

五味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txt.net,最快更新乱唐最新章节!

    广平王李豫这几日忙的不可开交,自从南阳王李系被曝出是谋刺案的幕后主使以后,剑南边军的提调之权就都落在了他的头上。? 但是,李豫本来就被新军里的一干纨绔子弟牵扯的无暇他顾,因而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看顾剑南边军呢?经过几次向天子上书以后,李豫正式推荐了建宁王李琰接替自己执掌驻扎在子午关的剑南边军。

    李琰接手剑南边军以后,意气风,踌躇满志,打算有一番作为。

    这日他便找到了皇兄李豫,希冀与这位好说话的皇兄再帮帮忙,向父皇建言,把剑南边军也列在房相公麾下的东征大军里。

    李豫听了李琰的来意以后,思忖了片刻,又摇摇头。

    “派哪些兵马出潼关,都是父皇和几位相公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定下的结果,贸然请示,父皇未必会答应。”

    李豫虽然是个老好人,但毕竟是天子家的长子嫡孙,有着本能的政治嗅觉,但凡涉及到动用刀兵之事,都是极度敏感的,而且李琰又是皇子,如果被有心人因此而算计,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因而,李豫便在斟酌着如何不伤及兄弟情谊的婉拒调李琰的请求。

    正在此时,一名宦官挑开门帘,走了进来。

    这是与李豫很是相熟的一名内监,见李琰在场,便有些尴尬的默不作声了,只是毕恭毕敬的立在一旁。

    李豫知道这位与自己相熟的宦官此来一定带着公事呢,便问道:

    “内监此来何事?”

    “回广平王,寿安长公主回来了,陛下请您也一并过去呢!”

    “寿安长公主是今日抵京吗?”

    李豫闻言一愣,他原来记得当是明日才到,怎么今日就到了呢?

    “没错,就是今日抵京。”

    得到了宦官肯定的回答,李豫才一拍脑袋,暗道自己真是忙糊涂了,竟忘了时间。

    寿安长公主虽然比他还小,但论辈分却是他的皇姑,而且两人平日里感情也不错,现在回来了,断然没有不去探望的道理。

    于是乎,李豫便以此为由头,对李琰说道:

    “出兵一事来日再说,走,咱们去探望皇姑!”

    见李豫不肯帮忙,李琰有些失望,但还是和李豫一同赶往了太极宫。

    谁知走到了半路上,正撞见崔光远,两车停在一处,双方打了招呼。这时,崔光远突然请李豫登车相叙,李豫不明所以,但也知道其必有要事才会如此,于是就让李琰独自乘坐他的轺车,自己则跳上了崔光远的轺车。

    进入车厢内,李豫愣住了。原来车内还有另一个人,而且这个人他也认识,正是刚刚从河东返回长安的老将皇甫恪。

    “皇甫老将军?何时回到长安的?”

    李豫心下很是惊讶,因为此前他就从秦晋处得知,皇甫恪所部在河东全军尽殁,而且其本人也生死不知。现在居然完好的回来了,可以想见,也是九死一生啊。

    悄悄打量了一下皇甫恪,但见其身上并没有受过重伤的迹象,李豫这才稍稍放心,转而询问河东战事如何。

    谁知,皇甫恪却道:

    “老夫见广平王并非为了河东战事,而是为了秦大夫啊!”

    “御史大夫?”

    李豫又愣住了,顿时明白了,这并非是他们的偶遇,而是对方有意在此处等着见自己呢。又听到皇甫恪言及秦晋,心中升起了一丝疑虑。

    “老夫刚刚回到长安就已经听说了,天子把秦大夫与寿安长公主的婚期定在下个月的十七,敢问你广平王是也不是?”

    李豫被问的莫名其妙,心道此事满长安城都尽人皆知,又何须自己来回答,但看在皇甫恪相问的份上,便也如实答道:

    ‘的确如此!’

    闻言后,皇甫恪猛的一拍大腿。

    “万万不可啊!老夫请广平王无论如何也要阻止秦大夫与寿安长公主的婚事!”

    这时,李豫心头已经腾起了一丝的不快,秦晋与寿安皇姑的婚事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双喜临门,怎么到了皇甫恪嘴里好像就成了灾难一般。但李豫的涵养极好,即便心有不满,也不会马上表露出来,只以疑惑的目光看着皇甫恪,等着对方给一个完满的答案。

    皇甫恪好像知道李豫一定会不高兴,只听他又接着说道:

    “广平王勿要生气,老夫这么做绝非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大唐社稷着想!”

    李豫更糊涂了,如何阻止了秦晋与寿安皇姑的婚事就是为大唐社稷着想了呢?但他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着,听着。

    而一旁的崔光远也不说话,只以一种关切的目光注视着李豫,也看不出他究竟是否支持皇甫恪的说法。只不过,看崔光远的神情,则应该是完全知道皇甫恪此时要说什么。

    “老夫只问广平王一个问题,大唐自太宗开始百多年来,可曾见过有驸马执掌兵马大权,又立下不世功勋的吗?”

    李豫心头隐隐一沉,似乎已经摸到了皇甫恪问的原因,但一时又不能或者不愿确认,便摇了摇头。

    “并无一例!”

    皇甫恪又追问道:

    “敢问为何没有?”

    李豫被问住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李家女子过于强势又名声不佳,但凡有些能耐的人都不愿意娶李家的女子。甚至于坊间还有谚语流传,“尚公主,平地起官府”!

    意为娶了公主,就等于在家中起了一座官府管着自己。可见,大唐不论官民,都不把娶公主当做一桩美事。然则,皇甫恪如此“巧遇”自己,又怎么可能为了这种事情劝说自己阻止秦晋与皇姑的婚事呢?

    那么结果就只剩下另一种了,出于权力斗争使然,仅仅在防范二字上,没准就会给身为驸马者带来诸多难以预料的障碍。在官场上甚至有一种不会明言的认知,那就是某个人一旦成为了驸马,他的前程也将就此止步。

    李豫心头狂跳,难道皇甫恪就是为此而劝说求助于自己吗?

    即便李豫想明白了,他也不会说出来,不但没有当场说出来,甚至还反问了皇甫恪。

    “既然老将军有意阻止此事,何不直接劝说秦大夫?总好过假手于人吧?”

    却见皇甫恪颓然一叹。

    “广平王以为老夫没劝过秦大夫吗?那也要他肯听才行啊!”

    皇甫恪顿了一下,似有犹豫,但紧接着又咬牙道:

    “秦大夫乃人中龙凤,不世出的栋梁之才,可惜就过不了女人这一关,当初以系千万人重担之身,竟然,竟然自蹈险地,老夫,老夫实在不忍……”

    说着,皇甫恪竟因为情绪激动而泣不成声。李豫见状,原本满心的不快也立时烟消云散,说到底皇甫恪是完全出于对唐朝的忠心才如此焦虑的,若因此而责备于他就太令人寒心了。

    李豫也知道皇甫恪所指秦晋过不了女人这一关所指的是什么,还不是皇姑当初被误诊患了虏疮,其时有人建议杀掉她,以保全全城官民。而在当时,就连父皇都犹豫了,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是秦晋挺身站了出来,护住了孤立无依的皇姑,并亲自护送其离开了长安,其中艰险自是常人难以想象。

    秦晋这么做虽然失之于鲁莽,可在李豫看来却全都是至情至义的表现,分担没有因此而看低了秦晋,反而更增好感与敬服之心。也是从那时起,李豫才认为秦晋是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并非传言中的唯利是图。

    要知道,虏疮是具有极强传染性的,一旦得了就无药可医,能活下来的百中无一。而秦晋与皇姑接触的那么近,被传染几乎是必然……

    好不容易,李豫才把自己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因为他已经听到了车厢外面传来宫门的开合之声,进了皇城眼看就到太极宫了。

    见李豫愣愣失神,皇甫恪又满脸的焦虑,急急问道:

    “广平王心意到底如何,还请告诉老夫!”

    李豫心中委实难以下这个决定,寿安皇姑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可谓是死中得活,自己又怎么忍心于此时亲手插她一刀呢?然则,皇甫恪所担心的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秦晋成为驸马究竟是福是祸谁又料得到呢?退一万步来看,也是为将来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时,李豫甚至有些暗暗埋怨太上皇和父皇,为什么要把寿安皇姑下嫁给秦晋呢?当初如果没有这个决定,现在也就不必面临这种烦恼了。陡然间,李豫心中一颤,在想到太上皇,也就是皇祖父的同时,他脑中闪过了一个有些惊人的念头。

    难道当初太上皇有此决定,为的就是削夺秦晋兵权而做筹谋吗?

    太上皇的手段狠辣,一旦决断便毫不留情面,哪怕是亲生儿子,这一点李豫在做嗣王的时候就已经熟知,现在将种种串联起来,似乎就已经若有若无的摸到了一丝脉络。

    可这脉络只会让李豫觉得内心冰凉一片,他只想问为什么,太上皇为什么如此猜忌一心许国的秦晋呢?还有父皇,父皇既然已经夺得了皇位,怎么也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