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沙峪村出了个大学生

青儿19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八一中文网 www.81txt.net,最快更新木匠最新章节!

    大虎的三女儿震华,初中毕业以后,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学校留任,当了一名小学语文代课老师,她非常热爱这个代课教师的工作,每天很晚还在批改学生作业,为了能起早贪黑的为学生们服务,她跟学校申请了宿舍,一个星期回家看望父母一次。

    不久后,县教育局分配给学校一个上大学的名额,校长鼓励适龄的教师报名,然后层层选拔,震华第一个就报名了,为了公平起见,学校对报名的十几个适龄青年教师,进行了理论和答辩的考核,经过校领导的审核,震华的综合成绩名列前茅,成了第一个被推荐上大学的年轻教师,面对这样的结果,引来了不少争议。

    争议的焦点,震华只是一名代课老师,在推荐上大学的问题上,于情于理,都应该放在正式老师的后面,更有甚者说,代课教师,根本没有资格被推荐上大学,为此,校长专门就这一争议的焦点问题,请示了县教育局的领导,领导给出的回复是,在推荐上大学的相关文件中,并没有注明正式教师和代课教师,可以理解为,只要是在学校教课的,符合推荐条件的适龄青年,都有资格被推荐。

    校长把推荐的结果,通知了震华,震华也有点不相信,校长告诉她,这是经过几轮的考核,才确认下来的,他鼓励震华,上了大学,也不要忘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震华当即表态,她是大山的女儿,是大山养育了她,这里有她的家人,有她的父老乡亲,她不会辜负学校的重托,她会学成归来,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的力量。

    为了把上大学的喜讯,尽快的告诉父母和家人,震华赶紧回了趟家,一进家门,她就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喜讯说了,大虎原本是坐在炕上的,听了震华的话以后,他兴奋的站了起来,他对兰珍说:

    “快去,把家里的那只鸡给杀了,咱们今天要好好的吃一顿。”

    “你这个老毛病又犯了,一听上学,你就控制不了。”兰珍说。

    “这可是上大学,咱做梦都不敢想,别说是咱老金家,就是整个沙峪村也是喜事,震华,快跟爸说说,校长是怎么跟你说的?”大虎说。

    看着父亲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震华就把学校报名、考核的过程告诉了父亲,父亲拉着震华坐在了身边,他语重心长的说,从爷爷的爷爷那开始,就重视上学的事情,太爷,爷爷和我,都念过私塾,但是都没你念得高,你是咱老金家的第一个大学生,过去,太爷活着的时候,常给我讲,‘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四大幸事之一,如今,这一大幸事,竟降临在老金家,光听着,就骄傲。

    震华告诉父亲,上了大学以后,学校给的生活费,只够日常开销和买书,她没有多余的钱来补贴家用了,可能会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不便,父亲连连摆手说,别说学校还给生活费,就是一分不给,他舍出老脸,也得给她凑够学费,家里的事情不用她分心,她能做的,就是安心学习,将来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有了父亲的鼓励和支持,震华高兴的返回了学校。

    一进学校的大门,震华就看见,校长正在朝她招手,她赶紧跑了过去,校长告诉她,有事情要跟她谈,看到校长一脸严肃的表情,震华预感到有些不对,至于哪不对,她也猜不透。

    校长给震华到了一杯水,然后告诉震华,原定好的上大学的名额,出现了一些问题,震华问校长,是哪方面除了问题?校长说,县教育局的领导说,他们接到了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你父亲在日本鬼子入侵那几年,有过帮助鬼子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县教育局对此事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如果调查属实,将取消你的上大学资格,震华告诉校长,她听父亲说过,曾被鬼子抓去当过两年的劳工,不是信上说的帮鬼子干事。

    校长告诉震华,是非曲直,必须要等调查结果,现在任何人说了都不算,包括当事人自己,所以,在父亲的问题没有结论之前,上大学的事情,只能暂时放下,踏踏实实的继续代课,听了校长的话,震华几次都要掉出眼泪,她都克制住了,回到宿舍以后,她扑在床上,把被子蒙上,大哭了起来,想到父亲充满期待的眼神,她没有勇气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她相信,这件事的打击,父亲不比她小。

    隔了两天,公安局的同志,找到了大虎,他们问了大虎几个问题,其中就有跟鬼子干了两年的经历,大虎把被鬼子抓去,当了两年劳工的经历,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公安局的同志,至于在当劳工期间,他如何组织劳工与鬼子展开斗争,把鬼子头目埋葬在井下情况,他一个字也没透露,在他看来,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但凡是个有血肉的汉子,都会那么干,在听了大虎的讲述后,公安局的同志,提出了要求。

    他们说,要想证明那段历史,必须得有当事人佐证,大虎说出了大栓和棺材铺的伙计大力两个人的名字,当问到两个人现在的住址的时候,大虎无言了,自打从煤矿分手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面,他只记得大栓说过,大栓的家住在河涧村,大力在棺材铺打工,几十年过去了,还不知道他在不在那,公安局的同志,把大栓和大力的情况记在了本子上。

    送走了公安局的同志,大虎就琢磨开了,怎么好端端的,公安局会找他了解劳工的事情,这里面一定有蹊跷,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他连夜来到了震华的学校,在见到父亲的一刹那,震华大声的哭了起来,身为父亲的他,看到女儿伤心,他也不好受,女儿告诉他,有人给县教育局写了举报材料,说他曾给日本人干过事,校长说,教育局对这件事很重视,已经成立了调查组,震华还告诉父亲,如果这件事属实,她将被取消上大学的资格。

    女儿的讲述,让大虎明白了,怪不得公安局的同志,突然找他了解他当劳工的那段历史,原来是有人举报了他,大虎告诉女儿,他在当劳工期间,带领劳工跟鬼子展开斗争,做了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情,震华问父亲,写信的那个人,为什么要诬陷他,女儿的问话,让大虎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韩****,虽然,大虎在当劳工的时候,韩****还没有出生,但是,在沙峪村,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大虎的这段历史。

    韩****的父母当然也知道,但是,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他的这段历史,也许韩****是故意借他的这段历史,给他抹黑,从而达到阻止震华上大学的目的,如果情况真的如他分析的那样,问题就不简单了,韩****接替袁文海,当上了公社革委会主任以后,势头更猛了,他若是存心不让震华上大学,他的无赖招数多的很,就凭他和震华,根本对付不了。

    为了宽慰女儿,他对女儿说:

    “如果是因为韩****陷害的原因,你没能上大学,咱们不后悔,咱们左右不了韩****,但可以左右自己,你依然可以做一名优秀的代课老师,作为父亲,爸可以坦诚的告诉你,爸爸所做的事情,对得起良心,对的起咱老金家,对得起沙峪村的父老乡亲。”

    “爸,我知道了。”震华说。

    公安局的同志,来到了县城,他们要找到棺材铺的大力伙计了解大虎的情况,不巧的是,棺材铺已经改成了粮店,据知情人说,棺材铺老板,在解放以后,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乡下生活了,棺材铺都没了,大力就更找不到了。

    现在只剩下住在河涧的大栓这条线索了,公安局的同志,找到了河涧村,找到了大栓,此时的大栓,是生产队的一个车把式,当公安局的同志说明了来由以后,大栓讲述了大虎在两年的劳工期间,组织劳工跟鬼子斗争的事迹,当提到把鬼子头目川岛埋在了矿地下的时候,公安局的同志不由的伸出了大拇指。

    调查结论得出以后,公安局的同志特意来到了大虎家,转达了大栓的问候,同时,他们也表示了对大虎的敬佩,大虎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不值得一提。

    几天以后,校长找到了震华,通知她,可以为上大学做准备了。

    调查组的同志,找到了举报人韩****,把调查的结论,通报了他,同时提醒他,举报的前提是证据,不能靠道听途说,韩****告诉调查组,这是一场误会,其实,他心里最清楚,这不是误会,是他精心策划的。

    那天他无意中,听说了学校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的事情,他认为,从哪方面论,也轮不着震华,毕竟她只是一个代课老师,没想到,这个名额最后还真落到了她的身上,这让他很是不爽,他几次追求震华未果,托人说亲又吃了几次闭门羹,这件事情一直存在他心里,自从当上了主任以后,他发誓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报复震华,但由于他是公社的大拿,眉毛胡子一把抓,忙的他没有腾出时间来修理震华,正好听说了这件事,他必须要报复一把。

    报复震华,一个代课教师,没有什么致命的武器,他只能把大虎搬出来,他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父母讲过大虎的故事,父母是带着称赞的口吻给他讲的,为了达到阻止震华上大学的目的,他开始搜索父母给他讲的大虎的故事的细节,他想到了,大虎被鬼子抓去,当过两年的劳工,何不在这上面做些文章,谁来证明他是当了劳工,还是当了汉奸,他也评估了举报的风险,据他分析,跟大虎一同当过劳工的人,大都六十上下的人,且早已四散,能够给大虎佐证的人,就像是大海里捞针,不好找,果真找不到证人,他就坐实了大虎的汉奸嫌疑。

    所以,他连夜给教育局写了实名举报信,把当劳工写成了帮鬼子干事,别看这只是几个字的变化,弄不好,真能把大虎打入十八层地狱,这招可真够毒的。

    靠举报大虎是汉奸,没有得逞,韩****不甘心,他发誓,不把震华上大学的事情给搅和黄了,他誓不为人,于是,他又生一计。

    他找到了游行时,认识的混混‘二赖’,他对‘二赖’说,哥想给你介绍个女朋友,这个女朋友,要模样有模样,要个头有个头,还是一名代课教师,‘二赖’一听,女朋友这么好的条件,高兴的答应了,他告诉‘二赖’,想要得到女朋友,必须按他说的办,否则,这件事就拉吹,‘二赖’三十大几的人,至今还是光棍一根,眼看咬到嘴的鸭子,要飞,他急了,他向韩****表示,只要女朋友能到手,就是让他杀人放火他也敢。

    真是应了那句话,‘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就这么的,两个人一拍即合,又开始干坏事,韩****带着二赖,到了震华的学校,他们躲在一个阴暗的地方,用行话讲,韩****是带‘二赖’踩点,认人,刚好,到了放学的时候,震华从教室走出来,路过他们踩点的地方,韩****小声的对‘二赖’说:

    “你可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我给你介绍的女朋友,就是这个姑娘,她叫震华,就是这所学校的代课教师。”

    “哥,你没说错吧,就算我看得上人家,人家能看不上我?”‘二赖’说。

    “让我怎么说你那,拿出点男人样,只要是你点头,这事包在哥身上。”韩****说。

    “哥,你真能把这事搞定?要真能搞定,就是永远做你的奴隶,我都愿意。”‘二赖’说。

    “那好,我现在带你去饭馆,咱们边喝边聊。”韩****说。

    韩****把‘二赖’带到了饭馆,要了几个菜,一瓶酒,‘二赖’是个见酒走不动道的主,几杯酒下肚,他的嘴就没把门的了,韩****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个‘强项’,来达到他的目的,他告诉‘二赖’,你明天上午就去找她,当着老师和校长的面,一口咬定,你是她交往了两年的男朋友,震华肯定不认可,你就说,本来都商量要结婚的事情了,可一听说能上大学了,她就提出了分手,要把他一脚踹开,请校长和老师们为他主持公道。

    ‘二赖’虽然是喝多了,对韩****的话也想言听计从,可是,为了真正得到震华,他对韩****教他的做法也提出了质疑,他问韩****,这样一闹,震华肯定是恨死他了,怎么可能还同意跟他交朋友,韩****说,这你就不懂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没准就因为你这样闹,她才对你刮目相看那,‘二赖’哪有韩****的花花肠子多,一绕两绕,就把他绕进去了。

    第二天一早,震华来到学校,因为心里想着上大学的事情,心情也好,她坐到办公桌前,准备着当天的教材,这时,走廊里有个男人大喊着:

    “震华,你快出来见我,咱俩都好几天不见了,都快把我想死了。”

    ‘二赖’的喊声,把正在准备上课的教师和学生,都喊出来了,震华也走出了办公室,当她看到,喊自己的是个是陌生的男人的时候,就上前质问:

    “你是谁呀?我根本就不认识你,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我是谁?我是你男朋友啊,你可别装着不认识我,昨天晚上咱两还睡在一块那。”‘二赖’台词背的挺溜。

    “什么?睡在一起?看着她不想那样的人呀。”

    “是呀,平日里装的多文静,还真把咱们给糊弄了。”

    “我看校长就是被她的外表蒙蔽了,就一个名额,还给了她。”

    围观的教师开始发表各种议论,其中多数都是对震华不利的,这也不难理解,学校十几个年轻教师参加考核,只有震华一人过关,这就意味着,震华变相的剥夺了他们上大学的机会,这个逻辑根本不成立,但是,人有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认识,说它是人的劣根性也好,说它是人的短板也行,当跟自己的名利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很难站在客观的角度,评价事情的本真,听着在场人的议论,震华委屈的眼泪掉下来了,她边哭边跟大家解释:

    “你们别听他胡说,我从来就不认识他,更不知道他为什么回来学校闹,请你们相信我。”

    “我知道你就要成了大学生了,那也不能翻脸翻得这么快吧,没有上大学这档子事的时候,你就认我是你的男朋友,有了这档子事,你就想一脚把我踹了,告诉你,没门,我也不是好惹的,我要请校长出面,由他给评评理,要是没个说法,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二赖’说的跟真事似的。

    震华实在不想跟‘二赖’纠缠下去了,她转身要回办公室,却被‘二赖’一把拽住了,眼看事态向着严重的地步发展,一个明智的老师,把情况报告了校长,校长赶紧感到了现场,并把俩人带到了办公室。

    刚进办公室,校长就追问震华:

    “这个男人到底和你是什么关系?你必须如实回答我。”

    “我根本就不认识他。”震华说。

    “那好,你坐到一边去,我来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情况。”校长说。

    震华也想早点把事情弄清楚,她擦干了眼泪,搬了把椅子,坐到了一边,她倒要听听这个男人怎么说。

    “这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跟震华是什么关系?”校长问。

    “就叫我‘二赖’吧,反正我的大名从来没人叫过,我是震华的男朋友。”‘二赖’说。

    “你和震华交往了多长时间了?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校长问。

    “交往了两年多了,都到了谈结婚的程度了。”‘二赖’说。

    “既然到了谈结婚的程度,那你们双方的父母肯定见过面了?”校长问。

    “那是,两边的父母都同意。”‘二赖’说。

    “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震华的娘家在哪?他的父亲是干什么的?”校长问。

    “这个…,反正不远,他父亲是干…。”

    ‘二赖’被问卡壳了,昨天,韩****没有交给他这些,他不知道震华的家在沙峪村,更不了解大虎的情况。

    “震华,我现在问你一句话,你想把这件事情,彻底弄明白吗?”校长问。

    “我想弄明白。”震华说。

    “那好,你俩在办公室待着,我让保卫科的人去派出所报案,是非黑白,很快就有答案。”校长说着就去了保卫科。

    此时的‘二赖’也预感到,事情要败落,但是,他把宝压在了韩****身上,毕竟韩****是革委会主任,就是有了篓子,韩****也不能坐视不管,很快,派出所的民警来了,在为‘二赖’录口供的时候,民警没有两个回合,就把‘二赖’问的哑口无言了,当民警要把他带回派出所的时候,这个一直还对韩****抱有幻想的‘二赖’,交代了幕后指使人韩****。

    听到韩****的名字,校长立刻敏锐的觉察到,举报信和这件事的联系,两件事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告大虎汉奸,一个是诬陷震华,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千方百计的要阻止震华上大学,校长认为,韩****身为公社革委会主任,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对震华和震华的父亲,进行诬陷,已经造成了伤害,他恳请派出所民警,对韩****进行警告。

    派出所的民警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所长,所长对韩****早有耳闻,而且,他因为李永根炸伤他,成了全县的名人,‘英雄’,提起县长,恐怕很多人不认得,但提起韩****,那就大不同了,影响力之大,让所长都有些畏惧,为了巧妙的把这件事处理好,所长建议,让‘二赖’和韩****对质。

    当两个人同时出现在派出所的时候,‘二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对韩****说:

    “哥,你可来了,你给我做个证呗。”

    “呸,谁是你哥?你可看清楚了,我一个革委会主任,跟你这种人称兄道弟?说出来,人也得信呀,我支持警察的做法,对于这种社会上的捣乱分子,就是两个字,严惩。”韩****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说。

    “都是你教我做的,公安大哥,我确实是不认识震华,是他事先带我在学校踩了点,他还告诉我,如果照他说的做,他会把震华介绍我当女朋友,要不是这样,我为什么要去学校闹,我疯了?”‘二赖’说。

    “公安同志,我再次重申我的立场,对这种社会渣滓,一定要严惩。”韩****说。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所长基本断定,这件事跟韩****脱不了干系,他对韩****说:

    “‘二赖’指认你是幕后指使人,而你又拒不认可,下一步,我们还要对‘二赖’的说法,做进一步的调查,我们会随时找你核实情况,希望你能配合我们。”

    “那是,咱们的职责,都是为了惩治捣乱分子。”韩****指鹿为马的说。

    这件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震华如释重负,校长找到她,语重心长的对她说:

    “你能如愿以偿的上大学,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件事,你的父亲差点被诬陷成汉奸,你的名声也差点被毁了,我希望你通过这些事情,更能坚强的面对生活,也盼着你早日学成,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请校长放心,大学毕业后,我会回到家乡,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上,我说到做到。”震华表示。

    “好,我一定等着你学成归来。”校长说。

    震华还有几天的时间,就要去大学报到了,她学会了‘报喜不报忧’,韩****指使‘二赖’到学校捣乱的事情,她一个字都没有跟父亲说,她知道父亲这一辈子,太不容易,到了晚年,还差点被韩****陷害,如果让父亲知道了‘二赖’的事情,无疑是又给他增添了烦恼,况且,这件事情也有了结果,但是,马上去大学报到的事情,她肯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父亲,她想看到父亲高兴的样子。

    果然,当震华告诉父亲,过两天就要去大学报到的时候,父亲像个孩子,高兴的眼泪都下来了,他决定,通知老金家的人,到家里做客,按理说,这不是大虎的做事风格,在他的概念里,沙峪村不管几个姓,都是一家人,也都应该请,但是,有了前一阵子,韩****的举报信,他真是怕了,在震华马上要走的当口,他是不想节外生枝,请老金家的人,对内对外有说辞,不会引起麻烦。

    报到的前一天晚上,老金家的人都来到了大虎的家里,大家喝酒聊天,祝贺震华成为老金家的第一名大学生,大虎喝高兴了,还把族谱拿出来,对着族谱说了很多的话,当宴请结束,老金家的人准备回家的时候,推开门,却发现了感人的一幕,韩家、李家的不少乡亲,自发的来到大虎家,他们有的手里拿着钱,有的手里提着鸡蛋,有的拿着布料,大虎刚要开口感谢,李永泰接过了大虎的话:

    “大虎,我们不知道,是该埋怨你,还是不该埋怨你,震华上大学,不光是你老金家的喜事,也是咱沙峪村的喜事,可你却没请我们来家吃酒,我们只能厚着脸皮自己来,怎么着,也得向震华表示一下,不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听了永泰的话,大虎不知道怎么解释,他也不想因为韩****的事情,影响和韩氏家族的关系,毕竟,除了韩****,金家李家韩家,大都是善良的,通情理的人,他只能对大家表示道歉:

    “这件事怪我考虑不周,希望大家原谅,我承诺大家,等震华上了大学,我再把大家请来,咱们补办一次。”

    “那好,我们可就支着嘴,等着这顿酒席了。”永泰说。

    那天晚上,大虎和乡亲们都没有睡,大家坐在一起聊了很久。

    上了大学的震华,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她没事就钻进图书室,带着‘批判’的眼光,看所谓的禁书,一年的时间,她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看了一遍,还读了鲁迅的书籍,如《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等,书籍把震华带进了知识的海洋,她如饥似渴,到了周末,很多学生去公园赏花观景,她却留在学校读书。

    震华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三年宝贵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不浪费一分一秒。

    震华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也赢得了一个男生的青睐,这个男生名叫林默然,与震华一样的岁数,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父亲是个军人,母亲是个教师,两个人相识于图书室,可认识归认识,震华压根就没往那方面想过,她太清楚自己的学习机会来的多么不容易,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地方,但林默然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学习和谈恋爱,可以兼顾。

    在几次暗示无果的情况下,他鼓足了勇气,给震华写了一封表达爱意的信,当震华看到,心里的内容,是男女交朋友之类的时候,她把信还给了林默然。

    第二天,当两个人在校园相遇的时候,林默然拦住了震华,问她:

    “信的内容你也看了,能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吗?”

    “我现在读书的时间都不够,更不可能有时间谈朋友了。”震华说。

    “只要你回答我,我有没有资格,做你的男朋友就行。”林默然说。

    震华沉默了,震华心目中预想的男朋友,还就是林默然这样的,人长的高高大大,说话不藏着掖着,看着挺舒服,跟这样的人谈朋友,肯定不会那么累,如果不是她承载的东西太多,她或许会答应他的求爱,但是,现在不成,她的背后,有沙峪村人的希望,有校长的嘱托。

    看到长时间沉默的震华,林默然明白了,他决定换一种方式,与震华相处。

    从那以后,林默然不再跟震华提及做朋友的事情,而是学习生活方面,多关心多帮助震华,记得有一次,震华感冒发烧,躺在宿舍里两天,林默然知道后,主动的照顾震华,带他去学校医务室拿药,知道震华吃不下东西,他特意去外面的饭馆给震华买粥,从点点滴滴中,震华看到了林默然身上吸引她的东西,也慢慢的变得不那么‘坚强’,开始依赖林默然。

    按照学校期末考试的要求,学生要完成一个写作项目,内容是写一部反映旧社会贫苦人生活的小说,震华翻阅了大量资料,但写出来的东西,有骨架,少血肉,连她自己都不感动,为此,她找到了林默然,当她把自己的苦恼,诉说给林默然听的时候,林默然却告诉她,不就是一部小说吗,到时候,他会找个样本,让她照猫画虎的加工一下,就行了,没必要那么认真。

    对于林默然的话,让震华很是生气,她认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糊弄别人就是在糊弄自己,为此,俩人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震华在周末回到了家里,看着回家的女儿有些闷闷不乐,大虎就找话跟女儿说,在言谈之中,震华就把写小说遇到的困难,告诉了父亲,父亲告诉震华,有了难题,光发愁没用,得积极的的想办法解决,为了让女儿对解放前的生活有所认识,他把自己解放前的亲生经历和所见所闻,讲给震华听。

    父亲由浅入深的讲述,把震华带到了解放前,让她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穷苦人是怎样艰难度日的,让她感触最深是,父亲讲到,金昌元的腿被砸断,黑心矿主不管死活,他师父的脚脖筋伤了,财主置之不理,还有被鬼子杀害的劳工等等,这些鲜活的实例,让她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觉得,父亲讲述的,只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中遭遇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穷人,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度日,这不就是自己要写的小说吗,震华的灵感来了。

    晚上,震华拿起了笔,她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把旧社会穷苦人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连她自己都认为,这不是出自她的手,这件事也让她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结合,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她感激父亲,为他提供了素材,让她对旧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她对父亲又多了层敬畏。

    回到学校以后,震华把她写的小说,交给了老师,老师在看完了小说以后,给予她的作品较高的评价,并在年级中,推荐了她的作品。

    大多数的老师认为,震华的小说,实例鲜活,语言生动,感染力强,还有的老师建议,把她的小说搬上舞台,感染更多的人,带着大家的期待,老师找到震华,要她把小说,改成舞台剧,这可把震华难住了,她从来没有介入过舞台剧,更不知道如何下笔,老师的一句话,让她有了信心,老师说,不尝试就永远不知道结果,为了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震华又一头扎进了图书室。

    经过半个月的熬夜,震华终于把舞台剧《不能忘记过去》编写完了,她在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老师看过剧本以后,提出了许多的修改意见,震华又进行几次创作,舞台剧本完成了。

    老师又把导演的任务,也交给了震华,震华选中了对表演感兴趣的同学,并分派了各种角色,经过一个多月的编排,参演的同学,对角色把握基本到位,表演的比较自然,下一步就看彩排的情况了。

    在参加彩排之前,震华把演员召集在一起,又进行了一次动员,中心思想就是,要大家带着阶级感情,演好自己的角色,真实事最重要的。

    彩排正是开始了,台下做了一千人左右,校领导和老师坐在前排,在后台准备的扮演穷人女儿的演员李想,好奇的撩开了大幕的一角,她看到了黑压压一片的人,有些慌了,在排练的时候,最多有十几个人在观看,她还不紧张,突然看到这么多人观看,而且校长还坐在第一排,她更是紧张了,震华看到了李想紧张的样子,她走过去鼓励她,要拿出平常排练的劲头,李想答应了震华。

    大幕徐徐拉开,演员们按照剧本,认真的扮演着自己角色,虽然能够看出,他们比平常多少都有些紧张,但还好的是,台词没丢没错,动作表演也都到位,轮着扮演穷人女儿的李想出场了,按照剧情的安排,为了抵债,穷人的女儿,被地主拉走要做小老婆,穷人的女儿死活不依,一头撞在了柱子上,当场毙命,女儿的母亲闻讯赶来,抱着女儿痛哭,在排练的时候,李想躺在地上,扮演母亲的演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呼喊女儿的名字,她始终面无表情,表演的很到位。

    这次可能是因为过于紧张,她躺在地上后,浑身打着哆嗦,扮演母亲的演员,一把鼻涕一把泪抱着她痛哭的时候,感受到了她身体的颤抖,她这一抖不要紧,把扮演母亲的演员的身体,也带动的抖了起来,扮演母亲的演员没能控制住现场,笑出了声,看到她俩抱着笑,扮演地主的演员也没能控制住,发现这一情况后,震华赶紧把大幕拉上了,尽管后面的演出,没有在出现问题,但观众已没有耐性再继续观看了。

    这无疑是一场演出事故,校领导对此非常生气,他把震华和指导老师狠狠的批了一通,并指示他们,只给两天的时间,两天后,再进行最后一场彩排。

    此时,演员队伍里,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要求换掉李想,指责她给整场剧砸了锅,扮演穷人女儿的李想,哭着跟大家承认错误,并且一再表示,要坚持演好这个角色,两天的时间,替换演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震华对李想说,你要换位想,你就是剧中穷人的女儿,抱着你哭的就是你的母亲,你俩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痛恨地主的无情,可恶,把真挚的感情抒发出来,就不会再出现紧张,笑场。

    李想答应了,接下来,震华贴着李想的耳边授意,万一在台上又出现紧张,难于控制的时候,就掐自己身上的肉,这招肯定凑效。

    最后的彩排时间到了,同样的场景,李想进入了角色,当扮演她母亲的演员,抱着她痛哭的时候,她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由于扮演母亲的演员,哭的太伤心了,鼻涕掉在了李想的脸上,这出乎李想的预料,她又要笑场,这个时候,她想起了震华嫁给她的招数,掐自己,她把手伸向了腰间,使劲一拧,疼的她直出汗,还别说,这一疼,就笑不出来了,不凑巧的是,这场戏是重头戏,时间长,扮演母亲的演员,大篇幅的哭诉失去女儿的悲痛之情,她把躺在怀里的李想,当成了女儿,眼泪鼻涕一通的往李想的脸上招呼,李想就一遍遍的掐自己。

    彩排结束了,学校领导对整场戏,给予了好评,特别提到了,抱着女儿哭诉的那场戏,把他本人都带的哭了,学校领导决定,这个戏将代表学校,参加汇演,同时也指出了,演出中存在的瑕疵,比如,穷人穿的衣服,太过整洁补丁太少、地主老财的眼神,太过和善、还有扮演穷人的学生,身体过于强壮等等,这些都影响舞台剧的效果,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解放前穷人的真实现状。

    走出礼堂,震华走到李想面前,肯定她表演成功的时候,李想撩开了上衣,露出了被掐的青一块紫一块的腰,震华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李想说,这点伤算什么,只要能把戏演好,演真实,让观众喜欢,那才是最重要的。

    震华听从了校长的建议,她开始琢磨,服装是角色的门脸,演员穿上适合的服装,加上真情实感的演出,确实能把效果烘托的更好,于是,震华开始发动大家,找带补丁的旧衣服,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主动把自己带补丁的衣服拿出来,让演员试穿,试穿之后,震华还是感觉,差那么一点火候,这个时候,她的脑海里出现了父亲的形象,父亲身上穿的,没有一件是不带补丁的,如果拿它做演出服,效果肯定不错。

    震华带着同学来到家里,正好父亲的衣服洗了,晾在院子里,她的同学李想跑过去,从晾衣杆上扯下其中一件,大声的高喊道:

    “震华,你家怎么存这么多穷人穿的衣服呀?”

    李想提出的问题,震华没法回答,她不能说,这衣服不是穷人的,是父亲每天都在穿的,因为如果她这样说,会让李想产生某种误解,某种联想。

    “这些衣服,都是我早就不穿了的,洗了留作纪念。”大虎赶紧出来打圆场。

    大虎给女儿打圆场,目的也是怕同学误会,他是让运动给弄怕了,他担心同学们会说,旧社会穿满身是补丁的衣服,那是被地主老财剥削造成的,而新社会,没有了地主老财的剥削压榨,就不应该还穿这样的衣服,新旧社会总得有区别,一旦有了这样的误区,对他们表演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大虎编造了一句善意的谎言。

    震华听了父亲的话,对父亲的愧疚感油然而生,在她的记忆里,父母从来没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他们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们穿得体面一些,他们总说,过日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合着加起来的九年里,父母就占了六年,不易啊,她暗下决心,等自己毕业了,挣钱了,一定要给父母买身新衣服,让他们穿的体面一些。

    舞台剧成功了,震华带领同学们,参加了汇演,受到了好评,余下时间,她来到了曾经代课的学校,为同学们演出,学生们被台上的真实表演所感动,有的同学入了戏,冲上舞台,对演地主的演员,拳打脚踢,并抱着扮演穷人的演员痛哭,此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又深入到偏僻的学校,进行巡演,所到之处,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当震华把演出中的所见所闻,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还和女儿开起了玩笑,‘你们演出是成功了,可爸爸的衣服,都被你们拿去当演出服了’。

    林默然回家,把和震华谈朋友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亲倒还没说别的,可母亲听说震华是从农村出来的,当即就表示不同意,用她的话说,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将来一定会出现问题,可林默然对此不以为然,他觉得,只要他和震华两个人相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为此,母子两个还拌了嘴。

    那天是个星期天,震华正好没事,林默然说,要带着震华去他家见父母,震华说,现在还八字还没一撇,见父母的事情,还是留在以后,可是,林默然的执着,还是打动了震华,她同意去见一面,林默然片面的认为,母亲反对她和震华交往,是因为她不知道震华有多优秀,如果见过面,她肯定会改变态度,接纳震华。

    到了林默然的家,林默然的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母亲在批改作业,父亲表现的还算友善,看了一眼震华,又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而母亲则扳着一张脸,看都不看震华,林默然倒是不在意父母的态度,他把震华正式的介绍给父母,母亲起身要出去,这下林默然不干了,他拉住母亲说道:

    “妈,您应该对震华有起码的尊重,从我们进门开始,您就头也不抬,扳着个脸,您这样做,我很失望。”

    “我告诉过你了,我不同意你找农村的,你偏就不听,非给我带个农村的回来,你想让我给她笑脸,我做不到。”母亲说。

    “阿姨,您可以不同意我和林默然交往,我也能做到,从此再不跟他来往,但是,您一口一个农村的,这让我很不舒服,我问您,农村人怎么了,农村人靠劳动吃饭,丢人吗?农村人就没有尊严吗?您别忘了,您是个教师,您这样教书育人,会误人子弟的。”震华说完就要走。

    “林默然,你都听见了,这还没成那,她就敢跟长辈叫板,这要是成了,她还不把咱家闹翻天了,不行,你俩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母亲大叫起来。

    震华不想在这个家,再多待一分钟,她走出了林默然的家,林默然在震华的后面追赶着,并试图做着解释。

    震华回到了学校,进了宿舍,就蒙上被子,躺在了床上,她在被子里面大哭了一场,哭痛快了,也想明白了,她理智的分析了俩人的前景,毕业以后,她要回到山区学校教书,而林默然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要留在城市工作,即便是她俩不在意父母的意见,坚持要在一起,而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也会成为遏制俩人感情的发展,以其长痛,不如短痛,趁着年轻,各自规划自己的人生。

    震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林默然,林默然一开始,不肯放弃,他先后跟震华谈了几次,还私下里到震华的家里,试图通过父母,劝解震华接受他,由于震华的态度明确,坚定,林默然最终放弃了。

    事后,震华跟父亲说起了此事,父亲说她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