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81txt.net,最快更新常耀宗文集最新章节!
人与动物本是“生物链”中的两个环节,相互间需要平等、尊重和爱。迄今,已有不少作者把目光投向那些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而又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动物身上,体会它们的生存状况、前途命运。2010年,察右中旗文联石厚刊发于乌兰察布日报大青山的红狐正是这样一篇缴文。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该文。我的观点是该文可分成三部分,即第一段是第一部分,第二至第六段是第二部分,第七段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共80余字,字字如珍珠落玉盘,不仅招人眼球,好看,而且叩击人的心灵,有声。好看,缘于此段属环境描写。有声,盖因此段为全文基调。这就好比打靶,总得立个目标,然后才能有的放失。本文也不例外。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呢?环境与生态。“阴山余脉,俗称二道坝,山峰突兀,丘陵起伏,盘桓绵延数百里。”很显然,这里环境好。“四十年前这里,灌木丛生,蒿草没膝,狐、狼、獾、兔穿跃,山鸡、石鸡呼叫,是各种野生动物栖身活动的自由世界。”不得不说,这里生态也美。环境好也罢,生态美也罢,其大前提就是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聪明的读者一定会试问:四十年后的这里又如何呢?且听下文分解。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它紧承上文,指出好景不长、美中不足的原因在于村中出了个打牲的刘大。言外之意,是刘大破坏了环境,从而使生态失衡的。看刘大,起先打些小生物,后贪心无限膨胀,竟玩起了大的“好多狐狸丧命于他的枪口之下”“有人出价几百元买狐狸皮”“刘大为利所驱”从此与红狐展开了持久战。精明的红狐与刘大周旋之余还咬死咬伤他及其儿子家的鸡,以示报复,面对村人的劝说,刘大执迷不悟,结果跌进了山药窖,成了残疾,讨饭度日,变得痴呆。真是“谋得心狠,贴了老本”故事步步深入,有因有果,富有神奇色彩。神就神在几次人狐之战,狐胜人败。这也许就是作者的独具匠心了,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起到了“文学何为”的很好作用。
第三部分为结尾。后来再没有人打猎了,猎枪上缴。之后有人还见过那只红狐,并将红狐的故事一直传下去。以此为鉴,其意让人类世世代代记住这个“典故”不要破坏生态环境,于此,作者的良苦用心昭然若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红狐与一味写剿杀野生动物的文章相比,它少了赤裸裸的血腥味,少了痛者快的场面,多了几分同情红狐之心,多了几分引人深思之情。本文刘大看似强者,实则不强。红狐看似弱者,实则不弱。此种将主客位次对换的写法,目的就是想告诉人们,人与狐是平等的,超越了这个“界限”最终是要遭报应的,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马上就报。主人公刘大就应验了。这不是巧合,实属自然法则。再比如,每年出现的沙尘暴,就是大自然惩罚人类的又一例证。往深探究,本文讲诉的红狐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关系正在悄然流失,而造成这种流失的直接原因就是我们人类,并且是故意、肆意的破坏——红狐万幸!它的万幸表明了它对于生存的天空、原野以及自身生命的强烈向往。这理应是红狐最基本的生存要求,可我们人类却给了它什么?人类的行为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不应该为自己的不义之举付出代价吗?红狐一文,可谓是给人类一个沉重的一击,一个猛然的警醒。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的确不应该挑拨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不应为不和“打响第一枪”若是那样,我们高等动物的称号将置之何处?我们高等动物又高在哪里呢?所以,向红狐表达敬畏吧,向大自然表达敬畏吧!敬畏它们,就是敬畏我们人类自己,因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因之,石厚自觉地表达生态意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付诸行动实施!
应该说,红狐为生态文学带来了一股蓬勃生气,它的换位思考,使生态文学获得了新的视角和价值标准。它再一次证明文学创作只要与现实问题、与人类终极关怀相关,文学就会有所为,有出路!